汽车竞争策略之费用战剖析/汽车费用策略名词解释

视界观察|2024费用战重燃,车企如何避免“赔钱赚吆喝”年的费用战不仅不会结束,甚至还将比以往更加惨烈,...

视界观察|2024费用战重燃,车企如何避免“赔钱赚吆喝 ”

年的费用战不仅不会结束,甚至还将比以往更加惨烈 ,演变成漫长的拉锯战。在这刺刀见红的战场上,车企更需要回归基础,更加聚焦于具体的产品质量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

现在气车为什么降价

〖壹〗、理想汽车继续降价的4个原因: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 理想汽车在2024年初大规模降价 ,并预计将继续降价,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购置税政策的调整。根据财政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公告,2024年至2025年期间购置的新能源乘用车 ,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辆。这意味着,要想免除3万元的购置税,车辆的开票金额需在39万元以下 。

〖贰〗、国内汽车大降价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供需失衡 、技术迭代、政策驱动、竞争激化及消费行为变迁五大维度:供需结构失衡:产能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双重挤压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 ,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同步面临产能过剩危机。

〖叁〗 、现在汽车降价的原因主要包括新车费用战、新能源车崛起、纯电动汽车费用战以及车企降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新车费用战持续 2025年新车市场热度攀升,但竞争也日益激烈,头部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纷纷采取降价策略 ,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 。

〖肆〗 、豪华品牌过度国产:豪华品牌国产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零部件成本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型降价。现在大概65%的零件都依赖国产 ,而近几年,每个品牌旗下国产车型越来越多,这也促使豪华品牌车型降价。

〖伍〗、汽车大幅降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激烈。众多汽车品牌纷纷推出新车型 ,市场上可供选取的汽车数量大增,各品牌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吸引眼球。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势力品牌不断涌现,传统车企也加快电动化转型,竞争白热化 ,降价成为常见手段 。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 。

【汽车人】燃油车“费用战”的动因

特斯拉能主动出击引爆费用战,就是因为其单车利润空间比较大,与其规模快速上量、摊薄成本有关 ,也与其生产技术有关。 但燃油车的特点是生产多年 ,积累产量多,固投摊销小。如果费用不变,采购成本也不变 ,其利润空间是逐渐放大的 。因此,其拥有更多费用战的弹药。

中汽协提的两个理由:一个是政策退出;一个是费用战(这里面中汽协做了区分,新能源叫“降价 ” ,而传统车型叫“促销”),导致了终端市场波动。 对此,《汽车人》还有自己的看法 。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 ,互为因果的情况很多。单一原因造成单一且明确的结果,也就是直线逻辑,反而不多。

文 /《汽车人》卢山 开年即开战!刚进入一月 ,汽车市场就有超过30个品牌继续打响费用战 。作为在2024年转型初见成效,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合资车企,长安马自达也不甘于人后 ,紧跟市场脉搏 ,对旗下车型加码补贴,并且是油电都能补,国厂都有补 ,力求让“马粉”们轻松买新车,开心过新年。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更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 ,部分新势力车企开始面临更大的挑战 。 新势力面对的挑战之一是费用战加剧,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大规模生产和资源整合降低成本 ,推出费用更具竞争力的车型。 在费用战的压力下,汽车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

危言耸听?汽车费用战明年将更激烈,毛利15%是车企的存亡线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费用战也更为显著 。因此,邓承浩关于费用战明年将更激烈的判断并非危言耸听。毛利15%并非所有车企的存亡线 虽然邓承浩指出汽车企业要15%的毛利才能够基本活下去 ,但这一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车企。

这并非危言耸听 ,现代汽车就是第一家因为中国零部件断供问题,暂停其在韩生产线的跨国车企 。2月4日,韩国现代汽车宣布 ,由于在中国大规模采购的汽车零部件线束出现短缺,该司将从2月7日起全面暂停在本土工厂的所有生产线。

“费用战”不宜持久,2024年中国车市增长将“前高后低 ”

〖壹〗 、“费用战”不宜持久,2024年中国车市增长将“前高后低”2024年一季度 ,中国车市实现了开门红,但整体来看,全年增速预计将保持在3%左右 ,较2023年明显下降,并可能呈现“前高后低 ”的发展态势。同时,“费用战 ”并非长久之计 ,行业应更注重质量与技术提升 。

〖贰〗、三年大疫宣告终结,动力电池原材料费用“腰斩”,困扰汽车行业多年的芯片短缺问题也告一段落...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车市有理由期待“小阳春”的到来。但突如其来的“费用战 ”让车市进入到一场“倒春寒” ,各路车企在付出“惨痛”代价的情况下,一季度车市换来了让人唏嘘不已的“零增长 ”。

〖叁〗、费用战的影响:近几年,中国车市频繁上演费用战 ,2024年全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达227款,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新车平均分别降价8万元和3万元,降价幅度分别为2%和8% 。这种无底线的费用战挤压了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

〖肆〗 、方程豹定位专业个性化品牌 ,费用将比肩BBA等豪华汽车品牌,售价在40-60万之间,更是推动了其高端品牌的迅猛发展。 特斯拉 ,作为2023年车市费用战的发起人,上半年共卖出了89万辆,今年特斯拉提出的销量目标是180万辆 ,达成率为44% 。 具体来看,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422875辆,第二季度交付466140辆 ,处于环比增长态势。

〖伍〗 、上半年 ,比亚迪营业收入达到26024亿元,同比增长772%;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增长2068%。 虽然营收水平落后于上汽集团约600亿元 ,但是比亚迪的净利润却领先了上汽集团39亿元,成为了最赚钱的中国车企 。

特斯拉在中国接连降价,车企费用战硝烟再起

〖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接连降价的行为,无疑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也预示着车企费用战可能再度硝烟四起 。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分析:特斯拉降价策略的直接影响 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在中国市场的降价行为无疑将对其他汽车制造商产生直接影响。

〖贰〗、特斯拉等进一步国产化将跨豪华 、合资双向竞争,再次卷入竞争内部 ,日资厂商高歌猛进,本田、丰田向百万目标冲击。 中国品牌在明年会迎来大爆发年,因为整个产品力通过今年积蓄和品牌打造会不断侵蚀弱势品牌的市场 。

本文来自作者[胡凯琴]投稿,不代表福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bjjyfj.com/xwzx/2025-0945641.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胡凯琴
    胡凯琴 2025-09-30

    我是福嘉号的签约作者“胡凯琴”!

  • 胡凯琴
    胡凯琴 2025-09-30

    希望本篇文章《汽车竞争策略之费用战剖析/汽车费用策略名词解释》能对你有所帮助!

  • 胡凯琴
    胡凯琴 2025-09-30

    本站[福嘉号]内容主要涵盖:福嘉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 胡凯琴
    胡凯琴 2025-09-30

    本文概览:视界观察|2024费用战重燃,车企如何避免“赔钱赚吆喝”年的费用战不仅不会结束,甚至还将比以往更加惨烈,...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

    联系我们

    邮件:福嘉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